樓市一天4條大消息!
完善“三線四檔”規則,研究推結構性工具重點支持樓市,推進21項工作!
樓市一天4條大消息!首先,在1月1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最近人民銀行在研究推出另外幾項結構性工具,重點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包括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住房租賃貸款支持計劃、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其次,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要求,密切關注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做好債務、房地產、金融、投資、安全環保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再次,1月13日,銀保監會以視頻形式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會議要求,努力促進金融與房地產正常循環。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金融十六條”措施,“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最后,繼1月10日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開會提出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后,1月13日,新華社又報道出更多內容。據新華社報道,有關部門起草了《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行動方案》,擬從四方面重點推進21項工作任務。包括:優化政策激活合理需求,加大保交樓力度,設立全國性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簡稱AMC)專項再貸款,設立1000億元住房租賃貸款支持計劃,推動存量融資合理展期,調整優化并購重組、再融資等5項房企股權融資措施,將合理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過渡期,完善針對30家試點房企的“三線四檔”規則等。
央行:研究推出結構性工具,重點支持樓市
在1月13日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央行副行長宣昌能、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金融市場司負責人馬賤陽等相關負責人對目前市場關注的多個熱點問題進行了回應。
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介紹,最近人民銀行在研究推出另外幾項結構性工具,重點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運行,包括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住房租賃貸款支持計劃、民企債券融資支持工具等。今年進一步降息降準還有沒有空間?對于上述問題,央行副行長宣昌能表示,當前,隨著疫情防控措施優化和經濟循環恢復,微觀主體的信心將逐漸恢復,活力逐漸釋放,我們將繼續采取措施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微觀主體活力。
一是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個人消費成本,降低微觀主體的債務負擔,增加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能力。
二是堅持“兩個毫不動搖”,引導金融機構切實加強和改進金融服務,加大向制造業、服務行業民營小微企業的傾斜支持力度,繼續推進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工具。
三是鼓勵住房、汽車等大宗消費,圍繞教育、文化、體育等重點領域,加強對服務消費的綜合金融支持。
四是保持房地產融資平穩有序。堅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因城施策實施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用好保交樓專項借款、保交樓貸款支持計劃等政策工具,維護好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實施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完善住房租賃金融支持政策,推動房地產行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有觀點認為應通過降低按揭貸款利率等手段穩定房地產市場,央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做出回應。鄒瀾介紹,根據人民銀行掌握的數據,2022年12月份新發放的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全國平均為4.26%,相比2021年12月下降1.37個百分點,也是2008年有統計以來的歷史最低水平。他指出,這一次新調整的政策主要是建立新發放首套住房貸款利率政策動態調整機制,在前期政策取得較好效果的基礎上,按照“因城施策”原則,根據各城市房地產市場發展狀況,動態調整允許階段性放寬新發放首套房貸利率下限的城市范圍,形成支持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
國資委:密切關注地方融資平臺風險
1月12日,國務院國資委召開地方國資委負責人會議,總結2022年國資國企工作,明確2023年重點任務。會議提出了今年地方國資國企工作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包括推動提質增效穩增長、抓好新一輪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加大國企科技創新工作力度、推進國有資本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加快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增強國有資產監管效能。
在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方面,會議要求,密切關注地方融資平臺風險,做好債務、房地產、金融、投資、安全環保等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加快健全風險監測防控工作體系,牢牢守住不發生重大風險的底線。去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在有效支持高質量發展中保障財政可持續和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可控”。
財政部部長劉昆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規范管理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是防范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重要內容。將進一步打破政府兜底預期,分類推進融資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推動形成政府和企業界限清晰、責任明確、風險可控的良性機制,促進財政可持續發展。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從目前情況看,房地產債務與地方城投平臺隱性債務是我國存在系統性風險隱患的兩大領域,當下房地產債務風險仍在風險釋放階段,且對地方政府、地方金融機構等存在一定的潛在沖擊,房地產債務風險仍存和房地產業還未進入平穩發展階段時,需避免地方政府債務問題出現風險,避免風險交叉傳染進而防范系統性風險。因此政府加杠桿空間將一定程度上受到防范系統性風險限制。李超認為,未來應通過逐步分離、減少地方政府的部分事權,讓國企、央企通過市場化方式參與更多優質項目,是平穩地方政府債務規模的一個合適選擇,準財政工具也自然成為替代財政工具發力的合適選擇。
銀保監會:努力促進金融與房地產正常循環
1月13日,銀保監會以視頻形式召開2023年工作會議。會議要求,要推動銀行保險監管工作再上新臺階。
一是全力支持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把支持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做好對投資的融資保障,支持社會領域加快補短板。不斷優化進出口貿易金融服務。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二是努力促進金融與房地產正常循環。堅持“房住不炒”定位,落實“金融十六條”措施,“因城施策”實施差別化信貸政策,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
三是加快推動中小銀行改革化險。積極穩妥推進城商行、農信社風險化解,穩步推進村鎮銀行改革重組。鼓勵多渠道補充中小銀行資本。
四是統籌推進保險公司回歸本源和風險處置。堅決整治惡性競爭亂象,研究出臺保險公司監管評級和分類監管制度。
五是積極推動信托等非銀機構聚焦主業轉型發展。引導信托公司發展本源業務,持續拆解“類信貸”影子銀行。加快推進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
六是有效應對信用風險集中反彈。督促銀行機構做實資產分類,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積極配合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
七是強化金融機構治理體系建設。
八是持續提升監管有效性。健全金融法治。完善全流程全鏈條審慎監管。提升監管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依法將各類金融活動全部納入監管。
九是不斷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穩步擴大銀行業保險業制度型開放。持續提升金融服務共建“一帶一路”水平。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
金融部門推出新方案,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狀況
新華社刊發報道稱,當前,努力促進房地產與金融正常循環是金融部門的工作重點之一。日前,為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改善資產負債狀況,有關部門起草了《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行動方案》,擬重點推進21項工作任務,引導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回歸安全區間,推動行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該方案按照穩當前也利長遠的思路,通過短期針對性措施和中長期制度性安排,圍繞“資產激活”“負債接續”“權益補充”“預期提升”四個方面,重點推進21項工作任務。
根據行動方案,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門將鼓勵金融機構與優質房企自主協商,推動存量融資合理展期;加大信貸、債券等新增融資支持力度;研究銀行向優質房企集團提供貸款,合理滿足集團層面流動資金需求;支持境外債務依法償付,提供外匯管理等政策支持。
要進一步降低優質房企財務杠桿、提升抗風險能力,需引導房企運用好股權融資。行動方案特別提出了“權益補充行動”,支持優質房企充實資本。一方面,支持股權融資,調整優化并購重組、再融資等5項房企股權融資措施;另一方面,發展公司制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培育專業化、機構化住房租賃主體,加快住房租賃市場建設。
報道稱,近年來,我國加快建立健全房地產金融管理長效機制,先后推出重點房企“三線四檔”規則試點和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等制度。行動方案明確,合理延長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過渡期,同時完善針對30家試點房企的“三線四檔”規則,在保持規則整體框架不變的基礎上,完善部分參數設置。該報道援引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隨著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的落地實施,優質房企現金流得到更強保障,保交樓穩步推進,風險將趨于收斂。經過風險出清,行業將逐漸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山水龍城,建源集團匠心力作,220萬方生態涵養大城,優居芝罘南城芯,居繁花享繁華。芝罘婦幼保健院落戶山水龍城A區北側;3000㎡超大體量家家悅強勢入駐山水龍城D區商業街;毗鄰新都匯、萬達商圈,一站式生活配套。天悅2期新品煥新升級,一梯兩戶山景小高,難得準現房。南北雙陽臺,戶戶全明,超大贈送。周邊公立幼兒園、山水龍城小學、芝罘中學(臥龍校區)等優質教育資源匯聚,置業城芯,一步到位。